目前分類:參與活動者 (3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那天在 PIXNET 首頁上發現了 Blog Action Day 部落格行動日這個活動,環境保護訴求是主要的議題。

其實 Timk 在這幾年旅遊的過程中與網友的問題中
已讓我萌生這個主題 " Are You an Eco-tourist? "



剛好就藉由環保行動日的到來,分享 Timk 對 旅遊、環保與經濟的平衡問題 的想法

Are You an Eco-tourist? 中文叫 " 你是一位生態遊客嗎? 或者也可暱稱為(背包客) "

Eco-tourist 這個用語是 Timk 在學校英文課學來的新單字,剛好今日就介紹給大家

隨著全球交通便捷
出國旅遊已經是全世界很受歡迎的一種休閒活動

但也因為觀光旅遊
現在許多國家景點與當地人文文化漸漸受到影響甚至有些已被破壞

相信不少朋友一定跟Timk一樣

在計畫旅遊同時除了時間地點考量外 "錢(預算)" 與 "舒適便利" 當然也是很重要的參考因素

所以如何在觀光旅遊同時取得經濟與環保文化保持的平衡點就是一件重要的議題。

因此 Timk 整理了一些建議
,希望在您享受度假同時也別忘了讓下一代也能有這機會看的到或參予到 :


1、使用大眾運輸
( Use public transport )

盡可能使用當地的
大眾運輸,尤其現在在許多大城市都已有相當完善的交通運輸系統

而且使用
大眾運輸在都市地區不但經濟實惠外有時候更能比開車還更加便利

想想如果每人使用他們的小汽車,相信污染、交通堵塞和能源浩劫將成為一個巨大的問題。


2、多選擇 B&B( 民宿 )與享受在地美食 ( Stay in small hotels and eat local food )


其實在多次旅遊中 Timk 發覺許多民宿 or B&B 的品質都不輸於三星級飯店甚至服務更好


選擇住民宿和不但可以縮減預算,更可以更深入了解當地人文與飲食


3、淡季旅行 ( Travel out of season )

淡季是迴避人潮最好的時機,並且在此時段住宿交通...等經常是便宜許多。


4
、作一個好客人而不是遊客 ( Think of yourself as a guest, not a tourist )

如果作為一名遊客,僅僅是一個錢的來源
,試著當一個客人你將會更尊重這裡、受這裏


5
、學習在地語言 ( Learn the local language )

學習語言當然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但學幾句會話相信對大多數的人來說都不難

例如 : " 你好 "、
" 謝謝 "、" 乾杯 "" 打擾 "...都是許多外國人來台灣必學的幾句方言

如果你試著努力講他們的語言,你將能和當地人交談,並且他們很可能會更好客不是嗎。


6
、注意拍照禮節 ( Be careful about taking photos )

這項也是 Timk 開始玩攝影時體會到的
一句老話"禮多人不怪"

在一些地方,
當你對他們拍照時會讓有些人會感到尷尬不舒服所以拍照前先查明本地風俗是什麼

尤其是在室內地方知會一下物主你將有機會可以盡情取景甚至會得到私房小景點。


7
、了解你將訪問的地方 ( Find out about the place you're visiting )

隨著網路發達
現在旅遊資訊都很好找到別忘了出發前多作工課了解在地資訊

除了可以讓你避免遺珠之憾
更可以盡情享受當地文化避免誤觸尷尬問題

當然還有一個重點,表現好別讓了適當表達我們來自"台灣" ( 這大概是Timk最常說的一件事 )


8、節約能源與水資源 ( Use less electric power and water than at home )

在某些地方或郊區的水資源是嚴重缺乏的,

通常在缺乏情況下
當地政府通常會是以提供重點地方(如工廠..)等..為優先供應,而民生用水將會被犧牲

所以盡可能不過當浪費當地的能源,將可以有助當地居民生活


9
、使用在地響導與享受在地生活 ( Use local guides and adopt the local lifestyle )

如果您需要響導服務
Timk建議可以到當地找導遊(地陪),不但經濟實惠又對當地擁有一定專業了解

這也將創造當地工作機會並且有助本地經濟發展


10、別忘了帶走與帶來,保持原始 ( Keep originally )

這點也是許多環保團體一在強調的 " 別忘了帶走垃圾 與 不
帶來遺憾 "

" 不要帶來遺憾 "
,這點可以再從兩個點來說明 :

(a) 對野生動物
,不要餵食不要驚嚇不要捕捉,一切都讓牠回歸自然生態旋環。

(b) 對文化遺產
,不要先入為主不要批評、不要帶走,每一個文化都有被尊重的價值


拉哩拉紮提了十點想法
,套一句食神的話 " 只要有心,環境文化遺產都將可以被維持 !! "

Are You an Eco-tourist?    Yes !!

部落格行動日│Are You an Eco-tourist? [ 你是一位生態遊客嗎? ]

http://blog.pixnet.net/blogactionday

Timk 堤姆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冬天 似乎悄悄的來了

冬天雖然冷

但有了溫暖 就似乎不那麼討厭了

有時候想 冬天少吹點風

夏天多吹點風

這樣溫和的日子 不是很愜意嗎

但...我不能這麼自私

環境已經在改變

如果再多點變化

南北極的冰會融了多少

動植物的種類會消失了多少

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環境

也要改變現在的環境

為我們後代子孫留下以前世紀環境的美好

而不是核廢料等有害物質 讓後代承受

menad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口
但是要先有路可走
步出淡水線紅樹林站
看到台灣正可喜的改變

在木板步道上請輕輕地走
不要驚擾泥地的螃蟹和彈塗魚
要像白鷺一樣安靜
或許可以聽到
水筆仔脫離母樹時
噗通的聲音
希望台灣有更多紅樹林般的
美麗大地





starsig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每處遺產都受到危害﹐作為世界遺產制度基礎的合作精神已不復存在。現有機制似乎無法阻止更多中國景點加入世界遺產名錄﹐而每一處因為加入名錄而受到破壞的遺產又無法被取消稱號。那麼解決的辦法在哪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國各地的城市居民都知道如果週圍古舊建築的牆上寫上一個“拆”字意味著什麼:這個八劃的大紅漢字表示這棟建築離消失已為時不遠。而在中國的古跡或景觀中﹐另一個標記──“世界遺產”也越來越常見﹐它往往會給所在地帶來巨大的變化。雖然刻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標識的銘牌可能不至於導致該景觀或建築灰飛煙滅﹐但它也常常意味著這個遺產的“真跡”可能很快將由“贗品”取代。

世界遺產大會(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已有30餘年曆史﹐簽約國有180多個。其宗旨是確認那些具有重要價值、應被視為全人類共同遺產的人造及天然景觀。對它們的保護是全人類共同的責任。

不幸的是﹐由於需要取得國際間共識﹐世界遺產大會的崇高目標不得不在現實面前做出退讓。這種情況在中國尤其明顯。

目前全球各地共有851處世界遺產﹐對絕大多數國家來說﹐在這個名單上再添一個也不會激發什麼反響。不過這在中國可不一樣﹐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承認意味著這個景點就成了搖錢樹。為此﹐旅遊業官員們都在為擠進《世界遺產名錄》而絞盡腦汁﹐他們並不是想保護中國的古老文明﹐而是為加速中國的新舊更替。

中國人向來很喜歡羅列所謂官方景點﹐現在還會津津樂道於17、18世紀清朝康熙、乾隆皇帝巡遊時鐘愛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獲得聯合國世界遺產稱號的景點就擁有了最高的含金量﹐它要比“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甚至“國家4A級旅遊景區”等稱謂都要來的珍貴。中國再三表示﹐中國的文明比西方文明更古老、更優秀﹐而獲得聯合國的承認彷彿證明外界認可了這種觀點。中國會對每一個世界遺產稱號的獲得進行廣泛宣傳﹐而且這也保證了遺產“變現”的收入將成倍增長。

1987年﹐北京的故宮和長城在中國率先獲得世界遺產稱號。後來﹐知名度不高的四川九寨溝也加入了進來。該地區1991年的遊客人數僅有17萬人﹐儘管如此﹐1992年評估九寨溝所提申請的顧問組織仍認為遊人過多是個令人擔心的問題。當時的顧問班子預計九寨溝在獲得世界遺產稱號後遊客數量將激增至每年50萬人﹐他們擔心這會遠遠超出九寨溝的承受能力﹐從而給其帶來嚴重破壞。

不過﹐儘管該機構對“與日俱增的人為影響”這一問題有所保留﹐但九寨溝還是於當年進入《世界遺產名錄》﹐當地官員開始對此大肆宣傳。六年之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個調查團指出﹐九寨溝已人滿為患。但當地官員並沒有放過這處世界遺產寶藏﹐2001年的遊客人數達到了120萬﹐較十年前評審機構預測(且表示擔心)的人數多出一倍有餘。當地政府在2002年的一份自我評估報告中自豪地表示﹐計劃將遊客人數控制在每天1.2萬人﹐這就意味著年遊客人數將達到430萬人﹐和當時已嚴重膨脹的遊客規模相比高出近三倍。

在雲南的麗江古城也上演著相似的一幕。麗江古城四週群山環繞﹐石板鋪就的街道及納西族建築構成了獨具特色的景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亞太處項目專家景峰1997年親身參與了麗江申請世界遺產稱號的工作。他回憶說﹐自己參加了文獻準備工作﹐麗江最後成功獲得提名。但結果怎樣呢?1996年麗江的遊客人數只有3,000-5,000人﹐但到了2005年這個數字就激增到430萬人。在巴黎的辦公室中﹐景峰一臉倦容地表示﹐“2006年6月我再次造訪麗江時感覺非常不好。”

更糟糕的是﹐麗江古城在加入《世界遺產名錄》前曾發生了一場地震﹐嚴重毀壞了當地建築。在這種情況下﹐麗江政府沒有重建受損房屋﹐而是用一些更符合中國主流建築風格的建築“升級”了少數民族房屋。用水泥改建了傳統的磚砌人字型屋頂﹐而不是用原來的材質進行修補。為了搭建一座全新的宮殿﹐有的少數民族居民還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更有甚者﹐納西族傳統民族服裝也經過了重新設計﹐在旅遊服務業工作的納西族人被要求必須穿著這樣的服裝上班。

最近﹐即便是當地政府也承認﹐遊客人數已讓這座古城不堪重負﹔據報導﹐他們為此正在開始建設新的景點﹐如果這也能算是“保護”的話﹐他們實在是給這個詞創造了新的含義。

類似的事情在一幕又一幕地重演。山西平遙古城在1997年加入《世界遺產名錄》前是個默默無聞的地方﹐而到1999年當地就開始著手重建平遙縣衙。由於受到麗江的經驗啟發﹐平遙允許向遊人出租自行車﹐以便他們在明朝建成的古城牆上觀光。後來﹐汽車也開了上去。

平遙古城牆的某一段2004年曾發生坍塌﹐而據香港《英文虎報》(Hong Kong Standard)報導稱﹐當地官員一開始害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取消平遙的世界遺產資格。於是他們把坍塌事故歸咎於城牆年久失修。但當地居民卻稱﹐若不是加入《世界遺產名錄》﹐城牆到今天可能會完好無損。

1998年北京西南面的清西陵進行翻修時﹐先用水泥覆蓋在破損的磚結構外﹐再在外層刻上條紋做成用磚砌成的樣子﹐而且到處都涂上了扎眼的現代油漆。中國殯葬協會(China Funeral Association)獲准在陵區內的一個地方經營商業性的現代殯葬﹐入葬地點越是靠近後來重新安葬的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墓位﹐收費就越高。

樂觀派原來可能指望清西陵2000年加入《世界遺產名錄》能防止發生更多類似事情。但遊客人數劇增的結果促使管理部門毀掉陵區內的綠地﹐修了一條新路﹐並開始建造更多的舊建築複製品﹐門票價格也相應提高。去年西陵進行翻修時﹐工作人員為縮短材料搬運距離﹐就在一組墓群的圍牆上鑿開一個大洞。陵區內的好幾座建築現在被作為辦公和居住場所﹐而使用者正是那些負責保護這些建築物的人。他們與陵區如此“親密接觸”并不能阻止附近的農民向遊客兜售舊建築的磚瓦殘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文件稱﹐世界遺產的評審過程要將當地人考慮在內﹐但清西陵的情況可能並不是這樣。

在1994年加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山東曲阜孔廟﹐清潔工們正在清洗壁畫和雕像﹐這樣的操作﹐恐怕其破壞作用要大於修復。雖然他們中的許多人都自稱是孔子後人﹐但據報導稱﹐讓當地人不滿的並非是這些遺產受到破壞﹐而是會威脅到他們的旅遊收入。再看看清朝皇帝的避暑勝地承德﹐紀念承德加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石碑﹐竟然被鑲入作為世界遺產而受到保護的牆壁里。

奇怪的是﹐世界遺產委員會(World Heritage Committee)在確保這些遺產得到妥善保護方面似乎束手無策。它主要的處罰手段就是威脅將景點列入一個單獨的瀕危世界遺產名單(World Heritage in Danger)﹐或者取消其世界遺產稱號。但據內部人士透露﹐關於世界遺產委員會是否可以不經所在國同意而將遺產列入瀕危名單的爭論已持續多年﹐可至今毫無結果。

7月26日﹐在世界遺產委員會召開會議期間﹐中國《江南日報》曾引述某位與會中國官員的話稱﹐中國有6處世界遺產可能要被列入瀕危遺產名單。但最終的結果是﹐中國不但逃過了公眾的指責﹐而且又有兩項世界遺產入選名錄﹐使中國的世界遺產總數增至35項。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內部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暗示﹐中國積極向聯合國其他組織施加影響﹐以避免在此問題上有失體面。為了控制世界遺產數量的增加速度﹐最近﹐世界遺產委員會提出每個國家每年只能增加一項新遺產﹐而這項措施受到了中國的阻撓。原因在於中國過去每年都能增加一項文化遺產和一處自然遺產。雖然關於中國對世界遺產項目管理不善的措辭在會議紀錄中早已有之﹐早在1998年就有報告首次提到“拉薩的歷史建築物受到破壞﹐還建起了新的建築物”﹐但世界遺產委員會看起來無力擺脫自己被挾持用以促進旅遊目的的局面。中國每處遺產都受到危害﹐作為世界遺產制度基礎的合作精神已不復存在。

無論你是否相信幕後的影響在起作用﹐但世界遺產大會上的爭吵遠比會議紀錄告訴世人的要多。會上充滿了政治較量﹐各個國家都感覺受到嚴重傷害。不過這總比什麼都沒有好。

新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兩項中國遺產中有廣東開平的碉樓。而開平的未來會如何﹐現在還不清楚。估計到時候那裡的鄉間小路會塞滿了旅遊車﹐而碉樓狹窄的樓梯很快將被上百萬人踏破。賣紀念品和小吃的店鋪將遍佈週邊。其實這與在寵物食品和牙膏中以次充好有何區別﹐只不過變成文化上的摻假罷了。

現有機制似乎無法阻止更多中國景點加入世界遺產名錄﹐而每一處因為加入名錄而受到破壞的遺產又無法被取消稱號(因為中國在這方面不會合作)。那麼解決的辦法在哪裡﹖景峰不無傷感地說﹕“我自己也在尋找答案”。

(編者按﹕本文作者Neville-hadley撰寫過多本以在華旅遊為主題的書籍)

(本文譯自《遠東經濟評論》


來源:
華爾街日報2007年10月10日
http://chinese.wsj.com/big5/20071009/chw193409.asp?source=emai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篇有點長,不過中國大陸是台灣人的旅遊勝地之一,在你加入這個共犯結構的同時,應該要對此有所認知。

去年夏天,我第一次去大陸,當時除了人滿為患的印象之外,最讓我不舒服的是,我在旅遊參訪的同時,破壞了眼前的古蹟,在中國,與其說古蹟是一種歷史的記憶,不如說是吸引觀光客的重點項目。

配合觀光客而對古蹟作一定程度的調整,古今中外比比皆是,我旅遊過的地方不多,但是大陸真的讓我大開眼界,作為第三世界的台灣,在你參觀故宮時候,還會掛上禁止照相/開閃光燈的牌子,執行的嚴格與否我是沒注意,但我以為這是參觀古蹟最最最基本的常識和禮儀,至少,今年在京都,禁止拍照的牌子一立,我沒有看到任何一個觀光客違規。

但是在中國,這種精神蕩然無存。先不論觀光客的人數究竟有多少?中國政府對古蹟的維護技術有多差?

如果一個古蹟保存單位都不針對古蹟保存對觀光客訂下若干規範,那你如何希冀這些觀光客會對你的世界遺產有什麼尊重?

是的,我去年的一趟大陸行,在紫禁城、頤和園、長城、恭王府、明皇陵、長春的偽滿皇宮,沒有一個地方有讓我感覺到政府對古蹟的尊重。

閃光燈沒有片刻止息,觀光客也不分國籍,因為這裡根本沒有規定禁止閃光燈(至少同行的幾十個人都沒有看到),大家都入境隨俗地大行其道。長城上所有人手能及的磚頭上刻滿了字,密密麻麻,到處都是各種文字的到此一遊。

我相信,明令禁止無法遏止所有破壞古蹟的行為,那只能防君子不防小人,但是如果連政府對古蹟保存的心態都是壞了再修就好,或許10年後甚至50年後,我們還是看得到似曾相識的記憶,但是那些不過是仿造的偽物,而且,有些東西永遠不是人為可以模擬的。

所以去年的大陸行的遊記我一直沒寫,照片也一直沒放上來,老實說,那是一個不愉快的旅遊經驗,學生應該是最會遵守規定的團體,但是如果沒有規定從何遵守?

我因為不開閃光燈,所以很多照片都是黑的,清楚的照片是同行的朋友開閃光燈照的,即使我試圖遵守我心中的規範,但是不勸阻旁人、在網路上分享哪些我認為在不好的行為下生產的照片,讓更多人對大陸心生嚮往,那我只是更讓自己深陷在這種共犯結構裡。所以去年的照片大概會一直埋在我的硬碟裡面。

我並沒有試圖勸阻到中國大陸觀光旅遊的意思,只是在讚嘆壯麗的景色、體驗歷史記憶的同時,或許我們應該意識到眼前腳下的是無法取代的歲月的痕跡,而我們正在一步一步地摧毀它。



weitze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eak Oil 石油危機不僅是國家間的問題,更和我們息息相關,今天我會發表這篇文章,主要是想提醒大家這議題的嚴重性,希望大家一定要有危機意識及能提早做應變。以下我整合一些文章的精華(亦可連結原文),並把它白話些,希望有機會看到此篇文章的人能有耐心把它看完,並將此概念傳播出去。



石油有多寶貴? 
想想石油是怎麼形成的,你就知道它不可能再出現了! 是的,沒錯,用完就沒有了!! 它是上天給予人類最珍貴的寶藏,自發現石油後經濟快速地發展是有目共睹的! 石油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贅述,相信大家都知道幾乎所有日常生活用品都需要石油來製造!

儲量有限 : 大多數地質學家認為石油像煤和天然氣一樣,是古代有機物通過漫長的壓縮和加熱後逐漸形成的,因而儲量一定是有限的。世界大多數的石油儲藏是在一九六零年代發現的,目前最大的石油儲藏位於沙特阿拉伯(2,627億桶)、伊朗(1,307億桶)和伊拉克(1,150億桶),其後為阿聯酋、科威特和委內瑞拉。
 
至今為止人類已經開採了約0.9兆桶石油,關於地球剩下的石油儲量目前沒有定論,但是作為消耗性能源,遲早是要用盡的。二零零四年艾克森美孚估計世界的總儲藏量為1.26兆(萬億)桶(1,717億噸),同年英國石油公司的估計為一點一四八兆桶(1,566億噸),而《科學》雜誌的估計為3兆桶。

這些石油可以開採多久?以沙特為例,目前每天開採1,037萬桶算,那麼擁有最大儲藏量的沙特石油大約可以開採七十年。較多的估計認為今天的世界儲藏量僅夠用五十年。但也有人認為,隨著新油田的發現,石油的未來並不那麼悲觀。不過隨著中國等國家石油消耗量迅速大增,石油的使用壽命存在變數。
 
石油經濟不可能持久。而無論未來的能源是什麼,這個轉變過程都將給國際政治經濟格局,乃至日常生活方式帶來根本的改變。」────新紀元週刊2007.27期,能源危機的反思,人類能源出路和後石化時代的替代能源( 方洪)


人類對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是在工業革命以後,起初主要是煤碳。以蒸汽機、煤碳和鋼鐵為主導因素的技術革命推動了社會生產,從依靠人力、畜力到依靠機器的變革。其實直到二十世紀中期,煤碳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燃料,但石油的消耗量增長迅速。特別是近半個世紀以來,石油化工和交通業的發展使石油對世界經濟和日常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並開始成為影響國際關係和世界格局的主要因素之一。 

石油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有時有點綠色的)液體。地殼上層部份地區有石油儲存。它由不同的碳氫化合物混合組成,其主要組成成份是烷烴,此外石油中還含硫、氧、氮、磷、釩等元素。不過,不同油田的石油成分和外貌,區分很大。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同時,石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今天百分之八十八的石油被用作燃料,其它的百分之十二作為化工業的原料。百分之九十的運輸能量是依靠石油獲得的。由於石油運輸方便、能量密度高,因此是最重要的運輸驅動能源。此外它是許多工業化學產品的原料,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之一。由於石油同時是重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因而對經濟有深刻影響,有著難以取代的地位。因而石油又被稱為黑色金子。」────
新紀元週刊27期,能源危機的反思,人類能源出路和後石化時代的替代能源( 方洪)


 

產油現況及枯竭事實
Peak Oil 石油危機到了嗎? 何謂Peak Oil? → Wikipedia(英文版) (中文版)



2004年就有人發表 ─ 石油危機:2007年產出達到頂峰?
 
「1956年,在殼牌石油(Shell Oil)休斯頓研究所工作的美國地球物理學家哈伯特(M. King Hubbert),作出了一種驚人的預測:美國國內石油產出將於1970年代達到頂峰,表明美國國內原油產出不可避免下滑的趨勢開始了。這個事件,僅僅是全球石油產出達到頂峰的一個預兆,為石油時代的結束拉開了序幕。

幾乎世界上每一位能源專家都立刻反對這種觀點,直到1970年代初,這種情形真的發生了。美國原油產出於1970年達到最高水準,自那以後就一直下降。

從此,這種現象便在石油界被稱為“哈伯特頂點(Hubbert's Peak)”。儘管它對我們以石油為基礎的經濟的前景具有重要意義,但數十年來,它卻是鮮為人知的一種科學理論。即使是聽說過它的人,也認為這不過是又一種瘋狂的“世界末日”理論--這類理論通常得到黃金信徒以及諸如此類的人的支援。
現在情況改變了。它被學術界接受,從最近出版的論述這個問題的兩本書得到了證明:一本是“Hubbert's Peak: The Impending World Oil Shortage”,作者為第菲耶斯(Kenneth. S. Deffeyes),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退休教授和哈伯特從前研究所的同事。另一本是“Out of Gas: The End of Age of Oil”,作者為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教授高德斯坦(David Goldstein)。
這兩位學者利用哈伯特分析美國石油產出的方法來分析世界石油產出的前景。他們的結論是:全球原油產出現在正處於達到頂峰的前夕。一旦出現這種情形,全球原油產出將很可能以每年5%至10%的速度開始下滑。
這個結論與先前的普遍預期相反:
一、人們假設,進入21世紀,新發現的石油藏量將迅速增加,從而保證未來的石油供應量會繼續高於需求量,正如整個20世紀的情形一樣。
二、即使不考量新發現的藏量,已知的石油藏量也達到大約2兆桶,如果我們繼續按眼下的速度開採和消耗,要開採完最後一滴石油,還需要40年。只有到那時,所謂供應危機才會發生。

但是,贊同哈伯特理論的人告訴我們,上面兩種預期都大錯特錯。理由有兩方面:
一、談到石油藏量的新發現,他們指出,上一次發現的大油田是沙烏地阿拉伯的加瓦爾(Ghawar)油田,儲量為870億桶,是45年前發現的。自那以來,地球物理學家為尋找大油田幾乎搜遍全球,結果一無所獲。目前,唯一還沒有勘探的大區域是中國南海。地球物理學家認為這片區域有希望發現石油,但前景並沒有多麼輝煌。
    
正如高德斯坦所說,“我們不妨作這樣一種快樂的假設:還有一個大油田尚未發現,一個900億桶藏量的大油田(相當於又一個加瓦爾)。儘管如此,哈伯特頂點的出現時間也不過被推遲一、兩年而已,仍在目前估計可能發生的時段之內,幾乎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

二、至於石油危機的發生時間,按照石油產出歷史的“鐘型”型態,供應危機的明確出現,並不用等到遙遠40年後最後一滴石油被開採完,而是在一半藏量被用掉的時候。一旦用掉石油藏量的一半,現有油田的枯竭速度就會快於可供開採的新油田。屆時,能夠從地下抽取石油的比例就會開始下降。

高德斯坦指出,這就是石油產出鐘型型態理論的本質。專家愈來愈傾向一致地認為,石油產出的關鍵轉捩點,很可能在這個十年的後半期發生,具體一點,就是在2007年左右。

關鍵的問題是:石油供應與需求缺口的擴大速度到底有多快?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石油產出的下滑曲線將與其上升曲線基本對稱。當然,緩解石油產出下滑的因素是存在的,如能源保護措施、開發替代石油的能源--諸如氫能源、核能和太陽能。但是,在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機爆發之前,這些能源要想替代石油充當主要能源,可能性似乎很小。」
 
所以當Peak Oil來臨時,肯定會帶給全球的社會、經濟很大的衝擊,你有危機意識嗎?



石油蘊藏量可能是假的?
Peak oil 可能已經不知不覺來到!

「全世界的石油蘊藏量,按照目前各國公布的數據,已知的蘊藏量在一兆一千四百八十億桶,可保「舞照跳,馬照跑」大約四十年。但是,這是
「《詹氏》和《霸榮》的報導,都引述專門投資能源產業的知名投資銀行,美國休士頓的賽門國際(Simmons & Co. International) 董事長賽門(Matt Simmons)的談話:根據他「一個油田、一個油田地觀察和計算」,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蘊藏量比沙國對外宣稱的要少。

沙烏地阿拉伯對外宣稱已經證實的石油蘊藏量大約是二千六百三十億桶,占全世界已知石油蘊藏量的二三%,排名第二的伊朗只有它的一半不到(見表),依照沙國政府的說法,以這樣的蘊藏量計算,沙烏地可以目前日產千萬桶左右的速度,生產個五十年沒有問題。

然而賽門卻指出,他懷疑沙國藏量造假,始於去年他應邀到沙烏地阿拉伯參訪時,看到沙國業者從地底抽出的原油,底部有很多水,業者必須進行「脫水」工作,才能取得原油,而這是「竭井而油」的典型徵兆。全世界的油田都是原油最下面是水,如果抽出的油,水所占的比率升高,表示抽油已經抽到底部了。而賽門說,他看到沙國幾乎每個油田的情況都是這樣。

『當你抽出的油開始出現很多水,那油井就像冠狀動脈硬化的老人。』賽門在接受《霸榮》專訪時神色憂戚地說。

‧ 觀察脫水率 距離四○%瀕死油井近了

從沙烏地返美之後,賽門開始仔細閱讀一百多份全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沙國國營的沙烏地石油公司 (Saudi Aramco,簡稱阿油)的工程師過去四十年來撰寫的油田研究報告,最後他的結論是:沙烏地的油藏,無法如沙國所稱,可以持續增產供應世界所需。未來幾年,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
產量將會「逐年減少」。
全球第三大產油國美國的石油產量在一九七○年達到高峰,英國的北海油田產量也已經在一九九九年達到高峰,賽門的說法如果屬實,沙烏地阿拉伯的產油高峰也已經迫在眉睫。」────美國專家田野調查後提出質疑(撰文/賀桂芬)2004.12.17



供給與需求失衡
世界石油需求量成長的速度超過增產速度
「從需求看,美國石油消費量佔全球的25%,進口量佔27%。而中國對石油的需求量也難短期出現轉變。2007年石油需求預計將達到763萬桶/日。

從供給看,世界上的石油總體開採量越來越小,探明存儲量也越來越少,再加上近幾十年來全球並未發現任何大油田,
2007年以來石油的剩餘產能逐步下降。
國際能源署日前發出警示:全世界在未來5年內將面臨能源短缺,石油及天然氣供應在短短數年內就將無法達到維持全球經濟增長的必要水準。報告預測,在2007年到2012年之間,石油需求的年均增長速度為2.2%,未來5年石油需求會從現在的每天8610桶提高到每天9580桶。但是,石油供給的增長速度會每年降低2%-3%,到2012年左右,可能會出現能源“供給緊縮”。」────星島環球網環球財經,“百元油價”似已不遠石油危機會來臨2007/8/3



石油供需失衡,油價飆升衝擊全球經濟 : 關於石油危機的著作
基於這些蘊藏量「都是真的」的前提下所做的計算。如果事實不是這樣呢?」────美國專家田野調查後提出質疑(撰文/賀桂芬)2004.12.17



本書介紹 : 
全球經濟將在石油危機中崩潰?
經濟發展最重要的能源--石油,其增產速度遠不及需求的強勁增長,油價不僅會飆破每桶100美元,2010年,更將創下新高!
油價攀升,不過是實際供需落差的冰山一角,油價破表也無法挽救石油必然耗竭的事實,未來我們不是面臨高不可攀的油價,就是過著無油可用的日子!
作者李柏在本書中證明,美國經濟已瀕臨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隨著中國與印度經濟快速成長,造成全球石油需求超過產能,我們將面臨遠比一九七○年代更嚴重的能源短缺,大多數人會陷入嚴重的財務困境。

名人推薦 :

世界石油蘊藏究竟還可用幾年?油價會持續高漲嗎?近幾年來從國家領導人到市井小民都在關心這問題,「石油衝擊」這本書經由嚴謹的資料收集與分析,說明石油短缺是一個迫在眉睫,不容忽視的問題。從書中的字裡行間,您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即將來臨的能源短缺問題極為憂心,誠摯呼籲大家應即刻面對此問題並儘速找出因應之道。這對幾乎百分之百依賴進口能源的台灣而言更形重要。期望藉由這本書讓大家瞭解到我們應積極建構一個可長可久的能源政策,而不是僅僅因應短期油價變動的策略而已。這是一本值得大家深入探索的警世好書。 ────成功大學石油策略研究中心主任 陳家榮
更多內容試閱 : (請點←)
我特別指出三點,希望讀者明白,這三點是:
一、從一九七三年以及石油輸出國家組織成立以來,油價一直是美國經濟與股市最重要的先導指標。
二、過去大約三十年間,美國已經喪失對本身能源供應的控制,因此國內經濟越來越容易遭受外國政治與經濟因素的威脅。
三、最嚴重的問題是:世界石油需求量成長的速度超過增產速度。」

第三章   
文明崩潰:原因與挽救之道
在大家開始認真採取行動,預防即將來臨的能源危機前,我們首先必須了解其中牽涉的代價到底有多高。科技股慘跌對大多數投資人造成沉重的打擊,然而,原本結果將比實際狀況糟糕得多,要是我們運氣稍差一點,美國將發生嚴重的經濟崩潰;歷史上類似的情況不但造成遍及各層面的痛苦,也終結整個文明。除非我們採取預防行動,否則即將來臨的能源危機,可能在我們有生之年引發同樣的崩潰。
 


美國與石油
為何美國干預中東戰爭? 美國人口成長已控制不了,他們是消耗最多石油的國家!!

「在未來20年,美國的石油消耗量將增長三分之一,到2020年三分之二要靠進口。而大多數石油資源集中在中東地區。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科威特以及波斯灣地區國家的石油儲量占全世界的65%,將近6千億桶。比較而言,美國的石油蘊藏量還不到230億桶。控制了這些石油資源,實際上就等於控制了世界經濟。」────中東危機其實就是石油危機,轉載:【亞洲時報在線中文版/特稿/2004.06.02】作者:Conn Hallinan

「布希政府的目標是,在2005年之前將戰略石油儲備從目前創紀錄的6.411億桶增加至7億桶,並最終增至10億桶的水準,因此,珍貴的石油資源正在被源源不斷地引入美國政府的戰略石油儲備地。」────第四次石油危機?亞洲如臨大敵美國闊佬懶理,國際線上 2004-08-25


想像一下沒了石油會怎麼樣?

「當代文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和資源的基礎上的。沒有了能源的消費,人類的生活方式可能會倒退到中世紀去。」────新紀元週刊2007.27期,能源危機的反思,人類能源出路和後石化時代的替代能源( 方洪)

世界不再是地球村,交通運輸將變的很昂貴.........
1. 坐飛機來回各國是奢侈的夢想 (異國戀飛來飛去探訪親人將變得很困難!)
2. 食品貨物運輸將會是個問題 (在A地買不到B地的產品,各國進口出口的貨物也一樣,東西還能都在大陸代工嗎?)
3. 沒了石油,你現在擁有的車子要怎麼辦? 車貸也許還在繳.........
4. 物價皆會上漲,因為幾乎皆需石油來製造
5. 也許會回歸到還沒發現石油的年代,像我們爸媽小時候,走很久的路去上課,自家種菜養雞自給自足
.
.
.
.
.
由你來想一想還有其他結果嗎?



你曾經想過嗎?

石油造成經濟的發展使得我們每天都在生產垃圾各式產品,人一睡醒就是在買垃圾各式產品,也許我們根本不需要那麼多,根本不需要一買再買一再更新(也造成暖化和環保問題的產生),因為石油造成這樣的結果,是不是值得我們好好思考一下呢?


另外給大家一個也許你從沒有想過的事!

現在2007.10月的石油價格 
1桶 (Barrel) = US$ 84 = NT$2772
1桶 (Barrel) = 200 公升
NT$2772 ÷ 200公升=NT$13.86 / 公升
這麼珍貴的石油,價格竟然是這麼低廉!!

假設買1杯Starbucks咖啡(500cc / 90元)    可以買6.5公升的石油
可以想像嗎?? 兩者的價值差和價格差.............

因此如果石油漲價是有效地、緩慢地、有策略地讓人類社會做應變,也不是一件壞事,總比突然價格上升太多來的衝擊好,希望國際間、我們的政府會有應變措施,但不要來的太遲............我不認為會有一個能源可以快速替代石油的,所以艱苦的時代一定會來臨.........只是遲早.......

這個議題真的很沉重,希望可以給大家一點危機意識,雖然我們能做的不多,但是起碼可以改變生活習慣,從自己做起,想想若那天來臨你要怎麼應變!? 


延伸 : 人人必看的影片「石油危機 : A Crude Awakening / The Oil Crash」


Erica12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像一場突如其來的九級地震,近十年來整個地球到處都在「生病」,彷彿上帝就坐在人類的頭頂上,伸出一根手指頭隨處一點,然後狂風就來了,暴雨就落下了,山崩地塌、土石流淹漫整座村莊,有的地方終年乾旱、有的地方水災頻傳;今年七月,冰封的北極居然出現攝氏22度的高溫,北極的冰冠縮減,是過去幾年平均值的10倍之多……「啊,這是全球暖化的結果」,科學家們如是說。再這樣下去,超乎人類所能想像的天災恐怕很快就不是新聞了。

f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標題是9月份遠見雜誌中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介紹了每天記錄排碳量的阿乾─張楊乾的減碳足跡。而看完這篇文章後,回頭看看自己現在其實真正做得好的只有使用大眾交通工具這一項,其它部分好像還有待加強來進行減量的動作!因此藉由這篇文章把一些相關資訊記錄下來,除了讓自己隨時參考外,也讓有機會逛到這裡的你來檢視一下你每日的貢獻程度可能到怎樣的程度,看看是否和我一樣有改進的空間(希望你不是啦)!

小小上班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不久在Yahoo看見這則新聞
研究:緩和全球暖化很簡單 少吃肉就可以了
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913/19/kh6o.html

原因是什麼呢?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農牧業中動物的排泄物裡含有所謂的甲烷
而甲烷對溫室效應的作用是二氧化碳的十倍

也就是說人類若能少一些對肉類攝取的需求
相對牛羊豬隻的產量也不需要這麼多
則可以有效降低甲烷的生成

這是個有趣的議題。
我們再從生態學的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它。

大家都知道大自然間的 "能量" 是怎麼一回事情,
它是經過階級轉換而被不同物種所利用的。

簡單的說,
就比如羊隻吃了青草以得到能量
然後我們再吃了那隻羊,得到我們要的能量。

但問題就在於
能量僅有百分之十可以轉到下一位階

換句話說,如果青草的能量是100
經過羊咩咩再轉到人類身上的時候僅剩下1

而我們如何讓這樣的作用更有效率呢?

如果我們可以直接攝取青草的能量而不經過羊咩咩
那麼攝取的能量將是原本的十倍

很有趣,
這兩個看似完全不同議題的討論,
竟可以推到同一個結論上

就是--多吃菜

無巧不巧,竟符合了時下輕食主義的健康概念。
想不到多吃菜也是做環保吧?  (笑)


agam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質燃料,依據維基百科的解釋,乃是泛指由生物質組成或萃取的固體、液體或氣體燃料。這種燃料並不是新的科學發明,人類祖先早就懂得使用這類燃料了,例如牛糞、木柴等等,只是近代科學發達,除了改善原本生產使用效率低落的問題外,也找到更多製造新種類生質燃料的方法,例如由許多植物中提煉出的乙醇、甲烷等等。

撒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被留言邀請參加blog actation day的活動
要寫一篇關於環保的文章。
天曉得我對這議題完全地沒概念,看到留言很害怕不知怎麼下手、從哪下手。
更可怕的是,我不知道為什麼會被發現曾經我提過這樣的內容,在網誌裡。

雖然有看沒有懂,但環保這東西是近來一直被提及的議題
關於暖化關於地球關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的哪些地方出了問題。
我只知道要隨手關燈 垃圾要分類 還有一個就是用環保筷。
騎腳踏車或者走路或者大眾交通工具可以減少排放廢氣。

會不會其實明白知道做這些事是舉手之勞,但我們終究是只圖一時之便。
知道地球暖化很可怕 知道或許幾百年或幾十年之後的地球再也不會像是現在這個樣子
知道科學家 環境保護者苦口婆心道德勸說我們應該如何如何才能夠保護地球
知道當地球不再像現在如此保護著我們之時 就是我們該糟糕的時候。
我們都知道,可是我們都沒有實行。

如果有一天臭氧破洞越來越大 紫外線越來越強 太陽越來越熱 再多美白面膜都沒有用
或許夏天開始會下雪 冬天有颱風 春天秋天傻傻分不清楚 
四季不再分明 鳥兒開始不唱歌 北極熊和企鵝可以當好朋友
或許時序都大亂 或許明天過後就在眼前上演 
或許地球開始四分五裂 大爆炸之後回到最一開始天地都還渾沌之時。
一切都結束了。

可以笑看太陽也熄滅?

不知道那是怎樣的場面,但我想,終究是不希望見到這一天發生。
那麼,我會從自己開始實行。

希望我可以影響你。

c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月15日,是部落格行動日,在最後幾天,參與者突然多了起來,連Google以及Youtube都投入其中,希望為今年的議題--「環保」共同發聲。


而沒多久之前,諾貝爾宣佈2007年和平獎得主為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以及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高爾因為與聯合國旗下的IPCC合作,拍攝關於氣象變遷的電影「不願對面的真相」,讓世人更了解地球暖化的威脅,因此雙雙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高爾並將獎金全數捐出給氣候保護聯盟。

克里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回嘉義"渡假"還真的有點久呢!仔細算一算整整六天有呢!
不過開心的是…終於把”小時候的房間”換掉囉!
雖然過程蠻”搞工”的…不過看到全新的房間整個人都跟著High起來^^
辛苦果然是值得的!


我覺得其中最累人的工作莫過於撕下原本在牆上的海報所殘留下來的雙面膠
光是要刮除這些雙面膠就花了我一天半的時間
用掉將近一大瓶的去漬油… 還蠻傷的 >_<



粉刷是我覺得最好玩的工作了~
只要用刷子慢慢的在牆上輕輕畫過…以前那舊舊醜醜的顏色就不見囉!
又變成一面新牆了!
順帶一提…我用的是水性水泥漆 顏色是玫瑰白…未乾時會呈乳白色
水性水泥漆可以加水來稀釋它…不會很臭
所以不太需要用到口罩 經過一個晚上那油漆味幾乎都散囉!
還好有爸爸的建議喔!不然我原本還打算買油性的臭死自己 哈~



這是我的豬窩原本的樣貌…書櫃後面的牆上還有國中時貼的籃球海報
而那只是冰山一角而已…房間裡的牆面能貼的地方幾乎都被我給貼滿了
不是NBA的海報就是灌籃高手…
那時對籃球的熱愛還真不是一般的瘋狂…  頭殼不知在想啥 ??



這是完工後的畫面…是不是跟我一樣覺得舒服多了呢 ^^
套一句設計的名言就是…Less is more!
還是僕素一點好呢!



這張空照圖應該就可以更清楚看到集擁擠與凌亂於一身的情形…
只能說不予置評!



把原本的三層書櫃、吊衣架和鏡子撤走後…房間就多了好多空間出來了
再花一點點錢買一個大書櫃…就可以裝好多雜七雜八的東西囉!



最後再把”阿嬤大花床單”換掉…整個房間就煥然一新囉!
最後再買張舒服的和式椅來坐坐…用電腦時就更舒適了!^^

這樣整修下來算一算總共花了四個工作天
至於money嘛…包括新傢俱、床單、油漆、書櫃等等
大約在7500左右 荷包大失血…
人力……



無價!
這也給了我一個教訓…以後房間不要亂貼海報><
所要負出的代價真的是超乎想像
奉勸各位~Don't try this at home!


scottie11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沒想過自己會寫這樣有意義的文章,
這根本就不是我的作風,
我可是個女痞子啊!
吃喝玩樂才是我的生活~
不過今天
我真的是心有所感
希望可以跟好朋友們分享這件事情~

kbai02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大學時,小卡曾經短暫的住校半個學期
住校的好處就是便宜,只要繳了住宿費,水電瓦斯冷氣用到爽
就算是天天冷氣穿到16度,也不會加錢
更別說是一整晚不關燈和一天洗個3-4次澡

小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